吉张团发[2011]2号
共青团吉首大学张家界校区工作委员会
吉首大学张家界校区学生工作办公室
吉首大学教务处张家界校区办公室
关于组织开展张家界校区首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活动的通知
张家界校区各学院团总支、学工办、教务办: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精神,切实加强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教育,引导大学生自觉培养科学思想和科学态度,努力学习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浓郁校园学术氛围,不断造就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张家界校区团工委、学工办、教务办结合校区实际决定在张家界校区举办首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竞赛章程及评审办法
本届“挑战杯”竞赛章程及评审办法遵照《“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章程》、《“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资格及形式审查实施细则》和《“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评审规则》实施。
二、竞赛时间
2011年3月下旬至2011年10月中旬。
三、竞赛主题
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
四、竞赛组织机构
1.竞赛成立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和竞赛组委会秘书处设在校区团工委。
2.竞赛设立评审委员会,负责参赛作品的预审和终审。评审委员会成员由领导小组提名的社科、理、工、农各专业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组成。
3.各学院成立由学院主管领导牵头,团总支、学工办、教务办、学生会共同参加的组织协调机构,负责本院的参赛组织、咨询指导、作品申报和选送工作。
五、参赛对象
在校本专科生均可报名参赛。
六、参赛作品要求
参赛作品按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三类作品申报参赛。参赛作品必须是近两年内完成的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或社会实践活动成果,可分为个人和集体申报作品。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论文)、学年论文和学位论文、国际竞赛获奖作品、获国家级奖励成果等不在申报范围之列。
七、活动评审程序与奖励方式
1.评审程序
各学院自行组织作品初评,竞赛组委会负责对报送作品的初审,竞赛评审委员会负责预审、终审,并提出奖励名单。评审以作品的科学性、先进性和现实意义为基本评判标准。
2.奖励方式
竞赛按三类作品类别分设一、二、三等奖三个奖励等次。竞赛以学院为单位计算团体总分和排名,授予团体总分第一名为优秀组织奖,一等奖的指导老师给予优秀指导教师奖。
八、活动实施步骤与进程
(一)组织发动阶段(2011年3月下旬至4月中旬)
组委会办公室下发竞赛通知、竞赛章程、竞赛作品申报书等文件材料。
文件资料可在校区学生工作组、吉大自然人、校区教务工作组三大QQ群共享里查询、下载。
(二)各学院初评和组织申报阶段(2011年4月中旬至10月上旬)
1.各学院按竞赛要求对作品和作者进行资格审查,对参赛作品进行初步评审。有条件的学院应举行预赛,择优选出本院的参赛作品。各学院选送参加竞赛的作品总数不得超过8件,每人限报1件。
2.2011年9月26日前各学院向组委会办公室报送已选定的本院参赛作品(作品须为打印件,一式四份)及《目录表》。
九、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组织开展“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是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重要途径,是引导广大青年学生积极投身湖南省“四化两型”建设的重要举措,对于进一步激发广大学生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促进理论与实践、学校教育与经济建设相结合,具有积极的意义。
2.采取措施,搞好宣传发动。要坚持育人宗旨,突出创新理念,发挥服务功能,精心组织安排好“挑战杯”竞赛,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竞赛中来;要采取具体措施,如作品预赛、科技论坛、论文报告会等形式,在学生中进行充分发动,大力宣传“挑战杯”竞赛的重要意义,使广大学生了解活动的目的和要求,增强科技创新意识。要在注重普及的基础上提高参赛作品的质量。
3.组织参赛作品院级初评和申报指导工作。院级初评和作品申报工作是本届“挑战杯”竞赛成功举办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学院要请专业教师对申报作品进行指导,聘请专家对申报作品进行评估和筛选,指导、帮助学生按要求严格履行申报手续;要向学生提供必要的技术和物质、资金支持,帮助学生努力提高作品质量。
附件:吉首大学张家界校区首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作品申报书样本
二〇一一年三月十八日